兩岸書畫展在台登場 以筆墨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

香港中通社9月18日電  “民族浩氣·翰墨千秋” 2025兩岸書畫作品公益展首站18日在位於台中的台灣逢甲大學開幕。展覽精選自《馬關條約》簽訂、乙未割台至抗戰勝利、台灣光復期間兩岸各界知名人士的詞句,通過兩岸書畫家筆墨詮釋,再現當年歲月。

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,中國宋慶齡基金會、北京書法家協會及台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、逢甲大學漢字文化中心等兩岸合作夥伴,邀請兩岸藝術家創作書畫作品,舉辦兩岸巡回展覽。

書畫展海報。

本次展覽的書法作品涵蓋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五種書體,國畫作品包括人物、山水、花鳥等多元類型。創作內容主要節錄自當年英雄志士激勵人心的言語與詩句、台灣士紳抒發家國情懷的詩文,以及藝術家以水墨對民族精神的詮釋。既有台灣抗日志士丘逢甲所作“宰相有權能割地,孤臣無力可回天”等詩詞,也有魯迅所言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薦軒轅”等字句。

逢甲大學漢字文化中心主任蕭世琼說,兩岸藝術家作品揭示的內容共鳴既深且多,令人動容。在今年這一特殊年份舉辦兩岸巡展,意義尤其不凡。

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張吉明視頻致辭表示,1931年9月18日發生的九一八事變,點燃了法西斯侵略擴張的第一把戰火。抗戰勝利、台灣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、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,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榮光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記憶。希望兩岸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通過展覽緬懷先烈,傳承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、抗戰精神,汲取克難前行、開創未來的智慧和力量。

“書法、國畫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,受到全球青睞。本次展覽邀請兩岸書畫家以書法、國畫為創作樣式,展現‘民族浩氣·翰墨千秋’的主題,實屬貼切。”台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春霖說,此次兩岸書畫作品公益展的內容取材自歷史,字裡行間或畫面鋪陳均有助於觀眾銘記歷史、面向未來。

據介紹,展覽將在逢甲大學持續至10月13日,後續將在北京巡回展覽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