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國民黨日前創作出隱射賴清德的“萊爾校長”形象在島內引發熱潮,相關動畫短片持續受到追捧,在“討厭民進黨”的氣氛下,不少網友也藉此形象進行二次創作。近日,國民黨推出“萊爾校長紓壓球”,作為募集活動的反饋品,17日首波預購日開始不到5分鐘就一售而空。“萊爾校長”的熱度亦側面反應出“大罷免”後,民眾對賴清德與民進黨的不滿未消。

(圖源:國民黨臉書)
中國國民黨16日在臉書發文,“萊爾校長紓壓球”將於17日上午7點26分在中國國民黨電商中心限量開搶,第一波時間為17日至23日,限量500顆,捐款726元新台幣以上,即贈送1顆,且僅限在線參與。貼文也指出,單筆捐款最多限贈3顆,可重複捐款。
不過商品人氣火熱,不少網友在填好資料,准備結賬時就已經“完售”,紛紛湧入國民黨臉書留言“今日已完售”“一開賣就秒殺了”“太快了吧正要刷卡就沒了”“沒搶到,哭了”。
對於“萊爾校長紓壓球”的熱度,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7日表示,為什麼受到民眾這麼強烈的反應,他相信紓壓球後續會一定熱門,最近民意調查結果,賴清德的民調又繼續往下降,若再不幡然悔悟,紓壓球一定會賣更好。
據台智庫“台灣民意基金會”16日發佈的民調數據,賴清德支持率僅有32.7%,57.8%的受訪民眾不贊同賴清德處理政事方式。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估算,在台灣1個百分點約等於19.5萬人,意味著全台共有1127萬台灣民眾站在賴清德的對立面。對上任16個月的賴清德而言,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政治挫敗。
“萊爾校長”形象起於“大罷免”期間國民黨文宣部的製作,原意是支持由台灣民眾黨發起的“核三重啟”投票案,風格模仿美國某知名動畫,因諷刺生動形象、切合時事受到網友熱捧,為國民黨在以往弱勢的“空戰”上扳回一城。
而“大罷免”之後,圍繞“萊爾校長”創作的作品仍然受到台灣網友追捧,變相反映出賴清德與民進黨的“補救措施”仍無法緩和“大罷免”帶來的政治衝擊。
賴清德在大罷免後聲稱將針對行政團隊、施政順序、朝野對話以及財政體制進行調整。但在16日的民調中,僅有26.4%的受訪者覺得“四項調整”有效,高達57.6%不以為然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一個年齡群組都呈現一面倒認為賴清德的“四項調整”沒有用,其中包括最力挺他的支持者。
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認為,賴清德當局自“大罷免”後,嘴巴上說要用“四項調整”響應民意,但民調認同度低,顯示出民眾知道賴就是“嘴巴講講”,虛晃一招。吳怡萱批評稱,賴清德民調已岌岌可危,還派人到處放火製造仇恨值,應該是嫌民調不够低,要繼續再往下才甘願?
同時,亦有民調指出綠營年輕人支持度降低,甚至認為民進黨的青年票已斷在“太陽花世代”。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指出,賴清德以為做幾個短片、圖卡就可以吸引年輕人,以為國民黨“萊爾校長”做得好才翻轉大罷免?根本倒果為因。是因為大家都討厭賴跟民進黨,話題才如此“夯”。
紓壓球原是一種通過捏、擠、揉等動作緩解壓力的球體,多用矽膠、橡膠製作。而國民黨推出的“萊爾校長”圖案的紓壓球無疑暗合台灣民眾如今在缺電、關稅、民生上面臨的種種壓力。風起青萍之末,如今民怨已經外化,若“萊爾校長”與民進黨仍不改“鬥雞心態”,恐怕更大的民意反撲還在後頭。
标签:
